棒條篩建築垃圾分揀設備
一、 什麽是棒條篩?
棒條篩,也叫格柵篩、篦條篩,其核心結構是由一係列平行排列的鋼製棒條組成,棒條之間保持固定的間隙。
棒條篩工作原理: 物料通過給料機(通常是振動給料機)均勻地輸送到棒條篩麵上。小於棒條間隙的物料(主要是泥土、細碎骨料等)會直接漏下,成為“篩下物”;而大於間隙的物料(大塊混凝土、磚瓦、木材、塑料等)則沿著棒條表麵繼續向前運動,成為“篩上物”。
主要目的: 實現建築垃圾的粗細分離,為後續的破碎、磁選、風選等工序做好準備。
二、 棒條篩在建築垃圾分揀中的核心作用與優勢
高效預篩分:
能在第一時間將建築垃圾中的細料(0-50mm或根據間隙設定)分離出來。這部分細料通常含土量高,可以直接作為回填材料或製磚原料,大大減輕了後續核心設備(如破碎機)的負荷。
保護核心設備:
預先篩除的泥土和細小雜物,能有效防止它們進入顎式破碎機、反擊式破碎機等設備,避免造成設備堵塞、磨損加劇和效率下降。這是整個生產線穩定運行的關鍵一環。
均勻給料:
棒條篩通常與振動給料機一體化設計(即棒條振動給料機),不僅能篩分,還能確保大塊物料均勻、連續地進入下一道工序,避免對破碎機造成衝擊。
結構簡單,堅固耐用:
由於棒條間隙大,不易被大塊建築垃圾卡住或堵塞。即使有長條狀雜物(如鋼筋、木材)也容易通過。設備結構堅固,能承受大塊重物料的衝擊和磨損。
提高分揀純度:
通過預先篩除細料,使得後續人工分揀平台或機械分揀設備(如風選機、磁選機)處理的物料更“幹淨”,提高了對輕物質(塑料、木材)和金屬的回收效率。
三、 典型的建築垃圾分揀工藝流程(含棒條篩)
一個標準化的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理廠,其流程通常如下:
上料: 挖掘機或鏟車將混合建築垃圾倒入棒條振動給料機的料倉。
預篩分與給料:
篩下物: 泥土、細碎骨料(0-50mm) → 直接作為骨料或填方料。
篩上物: 大塊混凝土、磚塊、木材、塑料、金屬等 → 均勻輸送至下一環節。
人工預分揀: 在篩上物的輸送皮帶旁設置人工分揀平台,工人撿出大體積的易燃物(木材、塑料)、織物等。
磁選: 使用除鐵器吸附回收鋼筋等黑色金屬。
破碎: 篩上物進入破碎機(通常是顎破或反擊破)進行破碎。
二次篩分: 破碎後的物料進入多層滾筒篩或振動篩,被分成多種規格的再生骨料(如0-5mm, 5-10mm, 10-31.5mm)。
風選/水選: 在二次篩分過程中或之後,使用風選機將破碎後物料中的輕物質(塑料、紙張、木屑)分離出來。
成品: 得到清潔的、不同粒徑的再生骨料,可用於生產再生磚、築路基層等。
在整個流程中,棒條篩位於最前端的“咽喉”位置。
四、 選擇棒條篩設備時需考慮的關鍵因素
棒條間隙: 這是最重要的參數,根據您想要篩除的細料粒徑來決定。常見的間隙有30mm, 50mm, 80mm等。間隙越小,篩下的細料越多,後續設備負荷越輕。
處理能力: 根據生產線的規模(如每小時處理100噸、200噸等)選擇合適的型號和尺寸。
振動電機功率與頻率: 決定了給料和篩分的效率與能力。
設備材質與耐磨性: 棒條和篩體承受巨大的衝擊和磨損,必須采用高強度、耐磨的鋼材(如Mn鋼)製造。
傾角可調性: 部分高端設備支持調整棒條篩的傾角,以改變物料行進速度和篩分效率。
環保配置: 考慮是否配備噴淋降塵係統,以減少篩分過程中的粉塵汙染。
上一篇: 礦用棒條振動篩
下一篇:沒有了